每天打开手机或电脑,你第一件事大概就是敲一串字,或者点一个链接。
那串字,就是 URL。
不管是一张猫图、一段视频、一封邮件、一个在线文档,还是你正在看的这个页面,背后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 URL。浏览器只要拿到这个地址,就能像快递员一样精准找到它,然后展示给你。
所以,URL 其实就是互联网的门牌号。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XJ411W7hM?p=6&t=185&spm_id_from=333.999.0.0#player
别慌,这串东西一点都不乱,它只是按固定顺序写了六七个信息。我们像剥洋葱一样,从左到右慢慢剥开。
https://
这部分告诉浏览器:“我们用什么方式去取这个东西?”
它就像快递单上的“运输方式”:空运(https)还是普通陆运(http)。
www.bilibili.com
这就是“房子在哪儿”。
全球几十亿台服务器,每一台都有自己的名字,bilibili.com 就是哔哩哔哩的大本营。
你也可以直接写 IP 地址(比如 192.168.1.1),但人类记不住一堆数字,所以就发明了域名。
域名后面有时候会跟 :443、:8080 之类的数字。
这相当于“敲几号门”。
https 默认走 443 号门,http 默认走 80 号门。因为太常见了,浏览器就默认帮你省略了。
/video/BV1XJ411W7hM
进了 bilibili.com 这栋大楼后,服务器会按这个路径一层一层找文件夹,最后找到编号为 BV1XJ411W7hM 的视频文件。
如果路径只有单个 /,就代表“给我看首页”。
?p=6&t=185&spm_id_from=333.999.0.0
这相当于给服务员的小纸条:“我有额外要求!”
多个要求用 & 连起来,淘宝、京东、百度搜索全都靠它传递条件。
#player
意思是“打开页面后,麻烦自动把我滚到播放器那个位置”。
写长文章、文档、百科的时候特别常用。
协议://主机名:端口号/路径?一堆参数#锚点
日常上网,你见到的 URL 基本都是简化版:
https:// 某个网站 /某个页面 ?你想要什么 #跳到哪儿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猫
→ 用安全协议去维基百科,找“猫”这个词条
https://movie.douban.com/subject/1292052/?from=showing
→ 去豆瓣看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?from=showing 是告诉豆瓣“我是从热映榜点进来的”
https://github.com/996icu/996.ICU/blob/master/README.md#什么是-996
→ 打开 996.ICU 项目,直接跳到“什么是 996”这一段
mailto:hi@yourdomain.com?subject=你好&body=最近怎么样?
→ 一点击就打开邮箱,自动填好收件人、主题、正文
URL 一点都不神秘,它就是一张写给浏览器的“寻宝图”:
“请用 https 这种安全方式,去 bilibili.com 这台电脑,找到 /video/xxxx 这个视频,第 6P,从 185 秒开始播放,然后把我滚到播放器位置。”
现在你再看到一串长长的链接,是不是已经能像老司机一样秒懂它在说什么了?